学术交流与合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与合作 -> 正文

北京大学主办的“印度洋地区的文化与文学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伦敦召开

发布日期:2025-05-12     点击量:

2025年5月2日至3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语言、文化与语言学学院(School of Languages, Cultures and Linguistics, SOAS)联合举办的“印度洋地区的文化与文学交流:网络化地理——语言、物质性与历史”(Cultural and Literary Exchanges in the Indian Ocean Region: Networked Geographies: Language, Materiality and History)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诸文明在印度洋地区的交流交汇研究”发起,是该项目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合作举办的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各院系以及牛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的20余名学者与会,从多语言多文化视角讨论印度洋地区不同领域的学术主题,重新描绘印度洋地区跨越海洋和大陆空间的文明互动轨迹,反思当前对人类历史的理解和殖民知识体系的局限,探讨地理网络、多种语言和历史演进如何塑造印度洋区域国家的文化图景。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人文学部主任格雷姆·厄尔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明教授,“世界诸文明在印度洋地区的交流交汇研究”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员张忞煜分别致开幕辞,指出北京大学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合作的悠久历史,提出未来合作的方向,高度赞扬本次研讨会的研究成果和交流深度。

陈明和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伦敦亚非语言、文化与语言学学院教授休·肯尼迪分别作大会主旨报告。陈明的报告通过印度洋至南海的医学知识传播呈现了海上丝绸之路医学交流的全球图景。休·肯尼迪梳理东西方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来自北京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分别从语言学、社会文化研究、历史地理视角以及文学和翻译领域对印度洋区域多领域话题进行热烈讨论。本次研讨会注重运用多语种、多媒介的材料,既研究古代历史,也关注当代现实,兼具微观和宏观视野,展示了中国学者的最新成果,增进了中外学者的交流合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会议期间,陈明还率团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人文学部、牛津大学亚洲与中东学院等英国高校院所就开展学者互访、科研合作等进行了交流,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与会人员合影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部

  • 官网

  • 微博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