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与合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与合作 -> 正文

历史学系召开《中西方哲学思想研究》《天道——中国传统哲学思想33讲》出版暨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5-05-12     点击量:

5月10日,《中西方哲学思想研究》《天道——中国传统哲学思想33讲》出版座谈会暨中西方哲学思想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B117会议室举行。来自学术界、出版界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两书作者宋一夫、李星良都是北大校友:宋一夫是历史学系硕士、哲学系博士毕业生,曾任中华书局总经理兼党委书记;李星良是哲学系博士毕业生,现任海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政策研究室原主任岳庆平主持。

微信图片_20250512083217.jpg

会议现场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何晋致欢迎词并发言。发言者还有北京大学教授张希清、赵敦华、钱志熙、陈侃理,北京大学哲学系校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阎晓宏,中国出版集团原副总裁刘伯根,国务院参事樊希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古代史研究所原所长卜宪群,中共中央党校一级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张占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原执行院长黄朴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闻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院长张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凌文超,三联书店总经理宋志军,中国工商出版社社长徐潜,海南省旅琼哲学社会科学家联合会会长张安全,三亚学院副校长朱沁夫,吉林省开放大学副校长刘琦等。

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上述两本书的学术成就,认为其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为深入研究中华文明和全面深入系统认识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扎实的哲学基础,为解决当今全球治理难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提供了扎实的哲学逻辑。作者根据中华文明的哲学逻辑和历史逻辑提出“群结构、结构群、群结构”的人类社会三阶段形态说,及其相应的“天道社会、王道社会、强道社会、王道社会、天道社会”五阶段形态说。这种论证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人的依赖社会、物的依赖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三阶段社会形态说,及其相应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五阶段社会形态说相互印证,阐释了“第二个结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学术上具有开创意义。

宋一夫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了衷心感谢,并对与会专家学者提出的相关问题作了针对性回应。岳庆平对研讨会进行了简要总结,希望发言的专家学者尽快将发言整理成文字稿,并希望两位校友作者在该书学术成就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更上层楼,今后取得新的更大的学术成就。

微信图片_20250512083224.jpg

合影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部

  • 官网

  • 微博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