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与人文”节气沙龙

“数字与人文领域专项支持计划”之“节气沙龙”(小暑篇)举行

发布日期:2023-07-14     点击量:

2023年7月7日中午,社会科学部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咖啡厅举办“数字与人文领域专项支持计划”之“节气沙龙”小暑篇活动。本次活动是“节气沙龙”系列活动的第十二期,主题是“AIGC会是大学教育的‘一块石头’吗?”

计算机学院教授李文新,历史学系教授何晋,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作为与谈人参与本次研讨会,讨论由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一块石头》导演吕帆主持。来自生命科学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历史学系、前沿交叉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哲学系等不同院系单位的50余位师生参与本次沙龙活动。

沙龙以北京大学宣传片《一块石头》为切入点,探讨AIGC时代教育的本质与其面临的挑战。面对当下具有较高热度的ChatGPT,三位与谈人分享了各自的使用感受。何晋认为,ChatGPT带来的主要是老师对学生作业评判的挑战。张昕指出,ChatGPT可以帮助非英语母语人群进行文章润色。李文新谈道,ChatGPT推出后,实验室对其进行过专门的测试研究,人工智能概念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不断发展演变的。计算机学院的教学改革也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而变化的。

嘉宾对谈

从13世纪初至今,大学历经多次挑战与变革,也发生过多次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和知识传播模式的演进。人工智能时代对教育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张昕认为,教育的本质目标不是记忆知识,而是把学习过程中掌握的逻辑思维应用到未来的生活中。

张昕发言

何晋认为,大学教育除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还有方法思维的训练,以及群体生活对个体的影响。学校和教育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大学教育是历史发展到当下的一种较为有效和节省成本的人才培养方式,教育的场所在未来可能是更为广阔的。

何晋发言

李文新谈道,人类最快的一种进步方式就是不同人群之间的信息交换。大学是一个信息交融点,还是一个低成本成长的地方。当前是人机交融的时代,学会并使用计算机语言既是表达的要求,也是人类知识传承的需要。AI技术是一堵墙,墙的两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教育其实是要在这堵墙上打孔,让信息流通出来。

李文新发言

AIGC技术发展一方面让知识的获取变得相对简便,另一方面是否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和提问能力?与谈学者对此具有不同看法。何晋认为,当下学生提问积极性不够,提问的归纳和表达能力也有所欠缺。张昕指出,随着年级的增加,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所展现的问题意识有所差别。

李文新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想象能力会受到一定限制。社会要保持良好运行,也会给予个人一些伦理、言行等规范约束,教育在其中起着传递的作用,但约束和限制并非毫无道理。文明本身包含很多规则和秩序,如果没有一些默认的统一规则,世界可能无法运转。约束本身不是坏事情,只是要把握度的问题。

AIGC作为一种新技术,到来之初便引发了社会的热议,其中不乏焦虑和恐慌。何晋从历史学科角度谈道,人天然对自身惯常的环境感到舒适,但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都是在打破人类的惯常中实现的,我们的生活环境始终都在变化。不管未来如何发展,面对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还是要思考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人是什么?如何定义和看待自己?

与谈现场,嘉宾和在场师生就人工智能技术如何缩小地区教育水平差距、AI技术造假、教师教学如何应用AI技术、人工智能发展与生命科学之间的互动、人相较于智能机器的特殊性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现场讨论

沙龙最后,面对AIGC对大学教育的影响,与谈学者用一句话总结了各自的观点。张昕认为人最宝贵的特征之一是不可预测性。李文新以多样性才能持久概括自己的观点。何晋以《周易》中的一句古语作为总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在本次沙龙中,与会师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探讨人工智能对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讲座相关视频将在哔哩哔哩网站平台推出。社会科学部作为联系人文社科和理工学科的桥梁,将继续组织“节气沙龙”系列活动,为更多探索文理交叉可能性的项目打造展示的空间和交流的平台。

专题链接:“数字与人文”节气沙龙

延伸视频:

惊蛰篇数字资源:媒体资源服务平台-北京大学 (pku.edu.cn)

春分篇数字资源:媒体资源服务平台-北京大学 (pku.edu.cn)

清明篇数字资源:媒体资源服务平台-北京大学 (pku.edu.cn)

谷雨篇数字资源:媒体资源服务平台-北京大学 (pku.edu.cn)

立夏篇数字资源:媒体资源服务平台-北京大学 (pku.edu.cn)

小满篇数字资源:媒体资源服务平台-北京大学 (pku.edu.cn)

芒种篇数字资源:媒体资源服务平台-北京大学 (pku.edu.cn)

夏至篇数字资源:https://resource.pku.edu.cn/index.php?r="lecturevideo%2Fview&id=43803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部

  • 官网

  • 微博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