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与人文”节气沙龙

“数字与人文领域专项支持计划”之“节气沙龙”(立夏篇)举行

发布日期:2023-05-15     点击量:

2023年5月8日中午,社会科学部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咖啡厅举办“数字与人文领域专项支持计划”之“节气沙龙”立夏篇活动,本次活动是“节气沙龙”系列活动的第九期,主题是“话剧《哥本哈根》研讨会:量子力学中的人文回响”。

历史学系教授李维、物理学院教授吴飙、艺术学院教授顾春芳和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助理教授张蒙四位学者作为与谈人参与本次研讨会,讨论由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助理教授、副系主任毛明超主持。来自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法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历史学系等不同院系单位的70余位师生出席本次沙龙活动。

毛明超为大家简要介绍了话剧《哥本哈根》上演的历史以及突出成就。毛明超指出了话剧《哥本哈根》与北京大学以及与百周年纪念讲堂之间的深厚渊源。话剧主人公之一波尔曾偕夫人于1937年5月访问北大并发表演讲,2007年4月30日,时逢中国话剧百年华诞,《哥本哈根》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迎来了其第100场演出。而1945年5月8日,恰是德国向盟军投降,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战场的胜利日。种种机缘巧合之下,此次对话更具历史的、科学史的、戏剧史的和学术史的意义。这部剧的环形舞台颇具象征意味,有人说它象征着原子核的结构,有的说它象征着不断的循环和不断的探索追问,正与这部剧所脱胎的物理史公案“哥本哈根之谜”以及本次的讨论主题相呼应。

交流现场

紧接着,四位学者分别结合自己的学科作了精彩的交流分享。

李维为大家补充了1941年9月海森堡拜访波尔的历史背景。从大环境看,1941年9月恰值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法西斯集团与反法西斯力量正处在对峙、对抗的关键时刻,世界历史发展的前景不甚明了,一切皆有可能;从小的物理史看,这次会面交谈的具体内容从史学的角度是不可知的,而正是这种不确定与不可知使得文艺和戏剧有了再加工、再创造的可能。李维对历史和戏剧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矛盾的密度与冲击力而言,历史就像是白开水,而戏剧就像是美酒;白开水虽然平淡,但失之则无以生存。

李维进行交流分享

顾春芳从戏剧的角度探讨了对不确定性的理解,并由此延及对科技与人文的思考。顾春芳指出,戏剧是人性的实验室,而我们去剧院就是去窥探人心所有不确定的可能,以及这种可能所引发的后果。一是科学研究对目标有确定性的追求,社会价值目标对个人有确定性的要求与规约,这些确定性与世界、与人心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是很多时候人们痛苦的根源;二是就连通常意义上被认为最智慧的科学家也无法确定他们的过去以及他们的研究可以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正如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所揭示,在不确定性面前,人类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那么人如何超越自己、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完成人性的教育?这就需要人文学者的工作。以往每一次的科技发明给人类带来的或好或坏的结果,在一瞬间生发出来影响之后,往往有更漫长的时间需要人文学者去修复,比如过去的原子弹,又如当下热议的AI。我们恐惧科技作恶,恐惧的不是科技工具本身,而是掌握科技的人,以及背后复杂的人性。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文学科纵使长期边缘,但也将长期背负十字架探索前行。

顾春芳进行交流分享

吴飙则从物理的角度进一步阐释了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与互补性,并对之进行了哲学上的深化。海森堡生于1901年,在成长过程中亲历一战的爆发与德国的战败,战败被打压的阴影与对强大德意志的渴望使得在当时的背景下,他不可能不为当权的纳粹政府服务。然后,他对量子力学不确定性与互补性原理的发现作了说明。海森堡提出了一组悖论:想要测量粒子更为精确的位置,需要光更短的波长;但是光的波长越短,意味着动量就越大,对微观粒子的速度影响就越大,速度就越不确定。由此推论,在物理上就永远不可能完全确定微观粒子的位置。波尔在阅读海森堡的初稿后进一步提出互补性原理,即波和粒子二者之间不能同时出现,但在解释现象的时候又缺一不可。而且不止是粒子与波、动量与位置,其他指标例如能量与时间也有类似的关系。最后,他将这种不确定性和互补性引向了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太极图作了类比。表面看来,太极图是黑白分明的两条鱼,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具象征意味的是,一个人既不能同时看到黑、白两个方面,但是又不能把它们分开,正与量子力学相合。

吴飙进行交流分享

张蒙从中国原子能的发展史上作了一些史实补充。张蒙指出,抗战时期美国魏德迈将军已经把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消息告诉了中国。抗战胜利后,曾昭抡等科学家曾赴美考察和学习原子弹技术。

张蒙进行交流分享

然后,四位学者就大的历史背景下个体科学家的道德动机这一话题开展了深入讨论。李维指出,人是多面、变化、趋利避害的,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海森堡早期出于知识精英的矜持,与来自街头的纳粹党保持着距离;在当时所谓“雅利安物理学”和“犹太物理学”的学术意识形态之争中,海森堡也是承认爱因斯坦的研究,强调理论物理学的重要意义的。二战爆发初期,海森堡参与并领导了纳粹的“铀计划”,帮助军械局研发原子弹。在纳粹取得了二战初期的速胜、大胜之后,他找到了过去的老熟人波尔,希望他加入德国的研发阵营。在纳粹德国战败之后,海森堡又是一变,为了洗脱政治责任,开始为自己解释和辩白。《哥本哈根》的编剧很可能参考了海森堡在战后被押期间的供词,并以此为根据,创作了该剧。由此塑造了海森堡反纳粹的良心科学家的形象。但供词的内容与史实是有出入的。这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和美国军事法庭审判中,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历史上的人物时,不应该被先验的框架所束缚,一定要看证据,而且是要看当时的证据。当事人及他人的事后回忆,只具有参考价值,在研究中是不能作为主要论据使用的。

顾春芳接着谈论了艺术对这一道德动机探索的意义。其合理性在于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之间关系——历史需要论证过去发生的事情的真实可靠,有一个比较确定的标准,而艺术更希望能够帮助人类在历史教训中做到以史为鉴,以一种悲悯的眼光看待历史和历史中的人物,它不是非黑即白的。这样做的价值则在于对人性的拷问,话剧的舞台在场实际上是在以其他人的命运选择来拷问观众自我,当我们被放置到一些尖锐的历史情境中,关于生死,关于国家,关于良知,我们会作何选择?《哥本哈根》这部剧实际上延续了戏剧传承已久的人文主义传统,写人身处具体历史中的挣扎与不自由。而且这不是没有现代意义的,当今世界同样面临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世界将向何处发展到现在也还是未知。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不期然的时候被抛入命运的漩涡,我们是选择活下去,还是选择成为一个真正的、自主的人?戏剧就是这样一个人性的实验室。我们常说哲学把最深刻的问题交给戏剧,把讨论不清楚的问题交给戏剧,这就是戏剧的伟大所在。顾春芳同时指出,戏剧中的选择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功利主义或者正义战胜邪恶,而是某种悲剧性的对抗与冲突。战争没有绝对的胜利者,她通过毛姆的短篇小说《不可征服的女人》讲述了戏剧照耀下人性的复杂,而且不止是真理可以照亮人性,自己犯下的罪恶也可以照亮自己的人性。

各位学者接着就科学技术的现实利用问题发表了看法。吴飙认为这种探索利用的边界与科学家的成长经历等个人因素有关,谷歌的AI教父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非常反感有技术可以被利用为武器,故而其出走谷歌并发出关于AI研究的警告:目前的AI本身没有制定目标的能力,但未来的AI未必;而且训练AI的人有目标,并可能被向恶的一面利用。顾春芳指出其中悖论——如果我们对人性不放心,那么这件事就不应该去做;但正是因为人性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这种事情一定会发生。正如前段时间的热点基因编辑,当研究的成本下降,则完全禁止开展该项研究几乎为不可能之事。但吴飙对此保持了基本乐观的态度,我们清楚地知道人性的黑暗,清楚地知道这些技术在将来可能会使我们滑向深渊,从而审慎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换言之,科技某种程度上也为这种不确定性划下了边界。张蒙补充说,这个问题涉及伦理的变化,而这个伦理标准是不统一的。我们需要思考个人有没有能力去作一个绝对客观公平的价值判断。

学者进行交流讨论

沙龙的最后,嘉宾和在场的同学们就人的行为动机判断标准、不确定性的具体落实、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等问题展开了交流讨论。

历史学系同学参与讨论

在本次沙龙中,与会师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一起度过了充实的两个小时。社会科学部作为联系人文社科和理工学科的桥梁,将继续组织“节气沙龙”系列活动,为更多探索文理交叉可能性的项目打造展示的空间和交流的平台。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部

  • 官网

  • 微博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