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2025年4月11日,由教育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重大专项课题组、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学习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陈守仁国际研究中心中馆举行。

会议现场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王浦劬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宋朝龙分别致辞。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重大专项总召集人顾海良作主旨报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20余位学者参与讨论。会议由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重大课题负责人孙蚌珠主持。
王浦劬指出,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承担了教育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重大课题并取得了重要成果,相信此次研讨会将进一步深化理论认识,为学习和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提供新的见解和视角。
宋朝龙指出,习近平经济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涵盖了关于经济学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认真学习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并及时推进其相关教育教学工作,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在主旨报告中,顾海良指出,学习和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要充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论与习近平经济思想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既要深化对分论的研究,又要始终将其置于总论的宏大框架中进行思考;习近平经济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既要在研究中总结和发扬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路径,又要有全球视野,深入总结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经验及文明成果,从中吸取有益借鉴;学习和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应注重理论知识体系和应用知识体系的统一,要在理论知识体系与应用知识体系之间找到平衡,使得研究既“有根有据”,即立足中国的经济实践,又“合情合理”,能够回应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专家发言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依次为:邱海平、韩建新、常庆欣、宋朝龙、黄俊立、聂志红
在专家主题发言环节,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重大课题负责人邱海平指出,建设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当前经济学界的核心任务,需要通过加快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为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北京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重大课题负责人韩建新指出,《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为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提供了最为基础且重要的文本。该书的出版为后续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育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重大课题负责人常庆欣指出,挖掘文选中的问题意识和全球视野对超越西方中心主义、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宋朝龙以私有和公有、虚拟和实体、市场与政府、城市和农村、中央与地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关系、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党与非党的关系、是非关系等重大关系为框架,指出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要把握这些关系的内在逻辑和辩证统一。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黄俊立指出,习近平经济思想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其核心体现在三个“一以贯之”,即“一以贯之的研究对象”“一以贯之的研究方法”和“一以贯之的价值观”,通过这三个方面,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聂志红强调,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需关注生产关系、政党、政府及国家治理等方面。同时他指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需要批判与吸收相结合。
在自由交流环节,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助理教授尹俊、吴文、陈佳、张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长聘副教授王娜、助理教授封世蓝、助理教授李亚伟,博士后郭源、赵立凯、徐艳,以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团委副书记童天阳,依次进行了发言和研讨。
孙蚌珠在会议总结时强调,要以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为契机,推动习近平经济思想学理化和体系化研究。北京大学已经形成了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队伍,有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学术平台。她希望逐步形成和完善常态化的交流机制,为深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研究,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和国际经济学术对话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