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2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了第五届思勉原创奖颁奖大会暨第六届思勉原创奖启动仪式,同期举行了“学术原创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论坛。
李零与其他获奖学者同台领奖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李零教授的《中国方术正考》与来自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作品同获第五届思勉原创奖。另有两位青年学者获第五届思勉青年原创奖。
与会人员合照
对李零的获奖词如下:方术是《汉书艺文志》六类中数术和方技的统称,在传统文献研究中一直不受重视。李零教授的研究,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精义纷呈,具有拓荒的意义。全书从众多的考古资料中爬梳出中国早期的数术和方技的记载,并做了分门别类的列举,对了解和认识中国早期方术有开拓之功。此书论述深入,出入古今,沟通中外,视野宏通,实属难得。
李零作学术报告
在“学术原创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论坛上,四位获奖学者代表围绕本次思勉原创奖的主题,从自身研究出发,以不同的角度解读了对学术创新的理解。李零作了题为“不是释古,而是考古”的专题报告。他认为,释古是对已有材料作出一种解释,是静态被动的研究,而考古是一门综合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学问,要“动手动脚找材料”,通过调查研究来开拓新领域、发现新问题,做出有更高价值的新学问。
在第六届思勉原创奖启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雷启立宣读了第六届思勉原创奖管委会的名单。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初晓波教授被聘为管委会委员,副部长林丰民教授代表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出席了上述三项活动,并代表初晓波参与了第六届思勉原创奖管委会章程征求意见稿的修订与讨论。
思勉原创奖是华东师范大学为弘扬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的治学精神,鼓励文史哲领域产出更多原创性研究成果而设立的奖项。每一部作品都是学界公认的具有原创性的精品力作,已经成为学术标杆,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该奖以“原创”为引领,提出“观点新颖、见解独到、填补空白、载入史册”的获奖标准,创设以学术质量为导向,以程序公开为特征,以学术创新为目的的评价机制,2011年甫一问世,便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反响热烈,次年被列入教育部认可的人文社科类重要评奖项目。13年间,在上级部门指导和思勉原创奖管理委员会成员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国高校近千名学者的参与、见证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下,思勉原创奖已顺利组织五届,评选出获奖作品近3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