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第九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对话会在济南举办。本次论坛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公平正义”。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党校和科研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研讨交流。

论坛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作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打造的学术交流品牌,已经连续举办八届,每次论坛聚焦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深度学理研讨,形成重要理论成果,在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自办刊以来,围绕特定的主题,以名家对话和青年学者对话为形式,形成了“小而精”的学术研讨风格,期刊办刊影响力不断扩大。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李佃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海青、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金卫、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高广旭、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郑敬斌、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教授孙一平、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蒋婷燕、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史锡哲、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邵长超、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助理教授陈绍辉、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孟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杨慧聪做交流发言。主旨报告和交流发言分别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和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余余主持。
与会专家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学理内核、方向与指导原则”“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维度”“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更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深化改革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话语的建构意义”“在深化改革中实现实质公正和程序公正”等主题展开交流研讨。专家们认为,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公平正义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议题,要围绕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阐明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要从多个维度梳理阐释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内在根据与逻辑关系,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深化对公平正义问题的认识。
本次论坛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学理探究与学术阐释,对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形成高质量成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