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既建立在古代天文、物候基础之上,又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这正契合了“数字与人文领域专项支持计划”注重学科交叉、引领时代变革的宗旨。“节气沙龙”的主旨是充分支持数智化环境下人文社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的创新性研究,建立大跨度的学术网络,为后续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拓展空间。
本次沙龙受场地限制开放部分名额,欢迎感兴趣的师生报名参加。
时间:2025年5月9日(星期五)12:00
地点:报名成功后由短信通知
主办方: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 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报告人:
梁一韬 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为机器学习、神经-符号结合、强化学习等。
与谈人:
李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研究领域为电影史、电影哲学、影像理论、论文电影、录像艺术和游戏研究等。
内容摘要: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的出现,关于是否会出现通用智能体(generalist agent)的讨论再次成为焦点。现在,GPT这样的模型在语言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通用能力,但这种能力在文字以外的其他领域(如感知、决策、环境交互等)却难以复现。那么,我们是否我们有可能否突破这一局限,让AI不仅能够与我们流利地对话,还能与环境互动并自主做出各种决策,成为一个真正的“助理”呢?本次沙龙将从游戏领域入手,探讨任务推理如何为智能体的泛化性带来可能。此外,沙龙还将深入分析为什么大型模型和智能体在理论榜单上表现强劲,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容易“失灵”。最后,本次沙龙也将探讨智能体是否能够为其他学科和领域注入新的可能性,为未来的科技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报名请扫下方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