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科素以文本阅读和写作为基本学术训练。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LLM)技术在人类语言理解与生成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极大提升了人工智能在文本分析和创作中的能力。人文学者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创作危机?未来的人文教育怎样顺应AI时代的变革,培养具备跨学科素养的AI人才?更根本的问题是,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如何保有人类尊严与价值,与时代同行,与AI共生共舞?
为此,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特别邀请陈平原教授、孙茂松教授等在人文研究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学者,携手DeepSeek北大校友,深度探讨AI时代下人文学术所面临的挑战与危机以及应对方式。以下是本次活动的详细信息:
主办: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
联合主办: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
协办:清华大学-同方知网数字人文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时间:2025年3月11日晚6:30-9:30
地点: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李莹厅
特邀对谈嘉宾:
陈平原: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南大学近现代中国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中国小说史、中国散文史等。代表作《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等。
孙茂松: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长聘教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计算语言学学会(ACL)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会士。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以及社会、人文和艺术计算等。
陈斌: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和虚拟地理环境。主讲慕课《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离散数学概论》、《地球与人类文明》广受好评,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李飞跃: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数字人文》集刊和《数字人文研究》期刊编委,入选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研究方向主要是诗歌文献、音乐文学与数字人文,长期致力于数字人文教学和实践探索。
特邀校友分享:DeepSeek神秘嘉宾,分别毕业于北大理科和文科院系,目前在DeepSeek负责算法和数据工作。
主持人:王军 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
研讨议程:
学者对谈 18:30-20:20
【对话人】陈平原、孙茂松、陈斌、李飞跃
【对话主题】:AI时代人文学科所面临的挑战,技术大变革时代人文教育的价值,大模型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区别,以及如何培养AI时代所需要的跨学科人才。
校友分享 20:20-20:50
【分享人】请毕业于北大理科和文科院系的校友分享学习和工作经验。
【分享主题】AI时代所需的职业发展技能,学校教育的价值,个人如何应对AI变革等问题。
问答环节 20:50-21:30
【参与人】现场听众
【参与方式】对谈嘉宾和分享嘉宾回答听众提问。
报名链接:
https://www.wjx.cn/vm/rKqn1oG.aspx#
凭报名成功短信入场,期待您的参与!
后续课程:
本次活动结束后,北大数字人文中心将面向广大师生开放系列课程,讲解如何在智能时代进行人文数据生产,请持续关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公众号发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