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中午,“数字与人文节气沙龙”系列活动第38期暨人工智能研究院学术沙龙第十期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四季庭院举行,沙龙主题为“透视儒释道之心与机器人之心:文明视野下的心灵对望”,旨在探讨人类心灵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深层次对话和相互影响。
沙龙由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研究员、数字人文与文明演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浩主讲;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杜凯进行对谈;主要邀请人工智能研究院、哲学系、外国语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医学人文学院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活动。沙龙由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王军主持。
王军主持
王军强调此次沙龙与冬至节气是一个非常美妙的重合。他提道,此次论坛的举行不仅是学术交流的需要,更是对人类心灵与机器智能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
杨浩作主题报告
杨浩指出,西方学术传统更多将心视为认知工具,关注如何认识外部世界,而儒释道则提供了不同的心的理解框架。他从儒释道三家的角度出发,深入解读了人类心灵的多维面向。在儒家思想中,孟子提出人皆有四端之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些是人之为人的道德基础。朱熹进一步发展了儒学,提出天理与人欲的区分,强调通过格物致知来认识世界和自我。王阳明则提出了致良知的概念,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具备良知,能够直接感知是非,无需外在的教导。佛教对心的理解则更为复杂,涉及五蕴的概念,即色、受、想、行、识,强调一切皆空,认识到无我。禅宗进一步提出心如明镜,区分真心与妄念,强调直接体验和觉悟。道家则以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为代表,老子提倡心如镜,庄子则提出心斋的概念,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超越。
杨浩将这些传统的心灵理论与现代人工智能的“机器之心”进行对比,探讨了人工智能是否能够拥有类似人类的心灵。他提出,尽管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尚未达到拥有意识的水平,但未来的技术发展会带来新的挑战和可能性。他强调,儒释道的心灵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观念,这对指导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和伦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儒释道之心与机器之心的深入分析,杨浩呼吁我们重新审视人类的心灵,并思考如何在技术发展中保持人的主体性和道德责任。
杜凯进行对谈回应
杜凯从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角度,探讨了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及其与人工智能的相似性与差异。他特别强调了人类大脑中的默认模式网络(DMN)在自我意识形成中的关键作用,并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模拟人类意识方面的挑战和可能性。
在自由讨论环节中,与会嘉宾就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人类情感的独特性以及语言与意识的关系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参与者们认为,尽管人工智能在模仿人类情感和语言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人类独有的情感和意识仍是机器难以完全复制的。
此次沙龙活动不仅为学界提供了一个跨学科的交流平台,也为公众理解人工智能的伦理和哲学问题提供了深刻见解。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当下,如何确保技术的健康发展,同时尊重和保护人类的心灵和意识,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冬至节气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