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新结构经济学国际发展论坛举办 包容性结构转型指数发布

3月21日上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CNSE)在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园举办了第一期“新结构经济学国际发展论坛”,论坛首次发布了《“包容性结构转型指数(Inclusiv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Index, ISTI)”报告》,来自政府、高校和国际组织的嘉宾和评论人先后从不同视角对指数和报告作了解读。论坛由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徐佳君主持。

《“包容性结构转型指数”报告》由三位作者分别致辞。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创始人林毅夫简要介绍了中心的使命和发布这一指标的缘起和目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执行干事Celestin Monga、比利时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经济系高级研究员Samuel Standaert先后登台对报告的内容作了细致的讲解。

“包容性结构转型指数(ISTI)”旨在测量各国包容性、可持续性工业发展的进程。与现有其他指标相比,其最大的不同是将发展阶段的概念引进来,在衡量工业发展的各个维度时,将该国发展水平考虑在内,从而帮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甄别实现经济转型所面临的瓶颈性因素,促进发展经验的分享。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经济学家郑元、亚洲开发银行区域知识共享中心主任于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赵昌文、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李小云四位学者应邀依次发表了对ISTI的理解和评价。

郑元认为:“该指数的发布非常及时也非常重要,因为我国的经济也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如何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新常态下实现产业的升级,是‘十三五’非常重要的发展议题。这个指数为我国甄别经济转型中所面临的一些瓶颈性的因素提出了非常值得借鉴的依据,也可以为更有效地制订政策奠定基础。”

新结构经济学国际发展论坛以“创新发展理念,探索发展实践”为宗旨,致力于搭建起贯通学术界与实务界的高端思想交流平台,集合国际发展领域有影响力的机构、专家和精英,以开放、平等、包容的心态开展新结构经济学在国际发展领域应用的国际对话。

论坛第二期活动将于2016年4月30日举办,拟邀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专家就《人类发展报告》作在华的发布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