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推进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会议于2016年1月20日在南京召开。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中宣部副秘书长、理论局局长夏伟东,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教育工委、教育厅(教委)、第一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和所在高校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进行交流研讨。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徐艳国同志在会上宣读了中宣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单的通知。根据中央有关精神,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了第一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评审工作。经过认真评审和实地考察,确定北京大学等9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第一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同时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校还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叶静漪教授参加会议并发言。她说,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被确立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北大来说既是荣誉,更是一种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北京大学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近期北大将着重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立足中国实践和时代主题,研究和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确立了把研究和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推动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为学院建设的重要任务,积极组织校内外相关力量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二是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铸魂工程课。北京大学确立了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把马克思主义学科作为北大优势学科来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学校要求思政课改革要走在全校课程改革的前头,教学改革思政课要先行一步。北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坚持守正与创新,构建并正在不断完善“多维立体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体系”。借鉴国内外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采取措施让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的核心通识课,让思政课真正成为正人心、铸灵魂的核心课程。

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水平。队伍建设是学院建设的关键。学校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对思政课教师实行思想政治素质一票否决制。强调对教师在理论研究、教育教学等过程中的政治要求,思想政治素质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选留、引进、培养、考核、评聘等的首要标准,实行思想政治素质一票否决制。

四是加强国际学术交流,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共享中国马克思主义成果。北大正在设计和考虑,如何形成真正的学术共同体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发展和研究中心?如何打造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交流互鉴的平台?如何铸就中国的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地?如何加强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这些问题都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中具有关键意义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学院发展的要求,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走向世界的客观要求。

五是实施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科建设发展的系列工程。2014年9月学校党政联席会讨论通过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出了“北大气派、中国特色、世界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目标和“在马言马”(具体说就是:在马学马、在马研马、在马教马、在马信马、在马爱马)的学院发展原则,规划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重要“工程”,如建设“马克思楼”、举办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编纂《马藏》、培育“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等,这些工程大部分在2015年上半年开始启动。

叶静漪教授指出,北京大学具有传播、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光荣传统。中国共产党是从北大走出去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北大传播出去的。自1920年起,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史学系、经济系、法律系和政治系先后开设了“唯物史观”“工人的国际运动与社会主义的将来”“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等三门课程。在中国大学中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式列入课程,公开讲授,并对学生进行考核,是从北京大学开始的,是从李大钊开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历史应该追溯到这里,追溯到1920年;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历史也应该追溯到1920年,追溯到李大钊先生。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应该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在继承本来中开创未来。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教授参加了此次工作会议。